比特幣已經恢復上升趨勢,並且在上週末經歷了跌至$106,000的堅實調整之後,已經超過了$109,900水準。價格在$107,000之上保持並從中強勁反彈的事實,維持了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積極展望。
這一價格水平顯然已成為一個顯著的支撐區,表明買家正在積極介入以防止進一步下跌。多頭市場情景也受到幾個關鍵因素的支持。首先,機構對加密貨幣,特別是Bitcoin的興趣持續增長,加強了市場的基本面基礎。大型投資者將加密貨幣視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和對沖通脹的手段,這推動了資本流入。其次,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不斷擴大的用例正在創造新的增長機會。
然而,儘管前景樂觀,但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風險。加密貨幣的波動性仍然很高,考慮到我們正在接近Bitcoin的歷史高位,在這些水平購買可能具有風險。監管變化、宏觀經濟因素和地緣政治事件都可能快速影響價格。因此,雖然站穩$107,000並從中反彈提供了一個積極的背景,但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做出明智的決策,權衡所有潛在的風險和機會。
交易建議
比特幣 (BTC):從技術角度來看,買家目前的目標是回升至 110,000 美元的水平,這將打開通往 110,700 美元的大門,從那裡到達 111,400 美元僅需短距離。最極限的多頭目標位於 112,200 美元左右——若突破這一水平將確認牛市進一步加強。
在回調的情況下,預期買家將在 109,000 美元出現。跌破此水平可能會迅速將 BTC 推向 108,200 美元,更深的支撐位大約在 107,300 美元。
以太幣 (ETH):堅定收盤於 2,588 美元上方已為 2,625 美元打開了一條明確的道路。下一個關鍵的看漲目標是 2,667 美元,如果突破此水準,將確認新的看漲趨勢。如果 ETH 下跌,預期買家將在 2,548 美元出現。如果跌破此區域,可能會將 ETH 推至 2,520 美元,最後支撐區接近 2,490 美元。
圖表上的內容:
價格與移動平均線的互動(交叉或重測),通常會阻止或引發市場的動能。
萊特幣,星期五,2025年7月11日。 萊特幣成功突破並收於樞紐水平之上。
在歐洲交易時段,比特幣和以太坊今日上漲,這表明昨日的買入行為並非一次性事件,市場中的買家仍然活躍。這也意味著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比特幣的波動率已降至歷史低點,而比特幣本身的交易價格距其歷史最高點僅差2%。在當前價格下缺乏購買意願可能成為未來看漲勢頭的一個嚴重障礙。
在昨天的下跌之後,BTC/USD 今天再次上漲,總體上保持其看漲勢頭。從基本面來看,中期條件繼續支持 BTC/USD 的增長。
比特幣和以太坊都保持在穩定的基礎上,準備繼續看漲趨勢。只要BTC持續在105,000美元以上交易,進一步增長和創下歷史新高的可能性就相當高。
比特幣和以太坊已經回到了它們上周大部分時間內的走勢。儘管比特幣還未突破 $109,000 的標記,但只要交易保持在 $105,000 以上,牛市的後續走勢基本上還算穩定。
由Elon Musk領導的新成立政黨America Party將支持比特幣。這是由特斯拉執行長本人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的。
Your IP address shows that you are currently located in the USA. If you are a 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you are prohibited from using the services of InstaFintech Group including online trading, online transfers, deposit/withdrawal of funds, etc.
If you think you are seeing this message by mistake and your location is not the US, kindly proceed to the website. Otherwise, you must leave the website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Why does your IP address show your location as the USA?
Please confirm whether you are a US resident or not by clicking the relevant button below. If you choose the wrong option, being a US reside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open an account with InstaTrade anyway.
We are sorry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this message.